1/26/11

一個育有Special Need小孩的老朋友

好久不見的朋友,突然來拜訪我,因為又剛好是我另一個網站需要發表文章的時間,所以便邀請他當我的嘉賓接受我的訪問,訪問結束後,自己超感動的,因為我很早就認識他了,看出他這些年來因為教養小孩所帶來的改變,覺得要先讓我的讀者一睹為快(特別是不經修改的版本)

Q: 請問你有幾個小孩?差幾歲?
A: 我有兩個小孩,差2歲半,兩個都是男孩。

Q: 請問他們目前所就讀的學校?
A: 我的老大並不是就讀我所住學區所屬的學校,因為他有語言遲緩(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的問題,他的閱讀能力比一般的孩子都慢,所以我們送他到不同的學校就讀(學術較不競爭的學校)

Q: 請問你是如何發現小孩有特別的需要 - 語言遲緩的問題嗎?
A: 還記得我的老大在他3歲多上Preschool時,他的學校老師曾提醒我,說我的小孩可能有一些學習障礙,因為他的動作比一般小孩都慢.。因為我的老大是男孩,別人也都奉勸我,別太緊張因為男孩的語言發展能力較女孩為慢,只要再給他一些時間,他會慢慢跟上的。但等了一段時間以後,我自己也開始發現,我兒子與一般小孩不太一樣?

Q: 是在怎樣的情形下,你真正確定你小孩是有問題的?
A: 在我老大5歲時,也就是我老二2歲多的時候,我開始用Challenger的 一套教材來教導我的孩子發音和識字,只沒想到,我老大還沒學會,我老二就已學會了。我老二也是男孩,所以我開始真的意識到,我老大真的可能有問題。而且那 時候,我的朋友剛好有事把小孩送到我家讓我代為看管,我便讀故事書給她的小孩聽。讀完故事書後,我發現她的小孩可以很清楚的重覆我說的故事內容。而我大兒 子卻無法做到。升上幼稚園後, 他的學習緩慢更加明顯. 因此, 我和我的先生決定尋找專家來檢測我兒子的狀況。我們先到一間私人醫院評估. 報告出來後, 我和我的先生便拿給學校看,並也要求學校為我的小孩做同樣的測驗,最後,我們得到的結果是,我的小孩的確有語言遲緩的問題。

Q: 當你知道這個評估結果時,你和你先生的反應為何?
A: 說 到這點,我必須很感謝我有一個那麼好的先生,當他聽到我們的小孩有此問題時,他覺得我們必須勇敢的面對,特別是我和我先生都是信仰基督的,我們相信小孩是 神給我們的禮物,是神托付給我們,讓我們在地上代為管理,所以不管花多少錢,只要我們可以幫助到他,我先生都非常樂意。

Q: 整個過程,你會不會覺得很挫折,據我所知,你的先生是博士學位,而且你自己也相當優秀?
A: 我的小孩現在12歲,在這段日子裏,我確實經歷到很多很多,我必須說,其實我自己學到的比小孩學到的更多。而且我也要奉勸每個家長,自己要學會改變,不要把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強加在孩子身上。因為每個個體都不一樣,專長也不一樣,學習的速度也會不一樣。

當我知道小孩的閱讀(Reading)學習速度較同年齡的小孩慢時,曾經有一年,我也在家實施在家教學(Home Schooling)來對他做個人的教導。不過現在回頭想想,自 己那時候過於著急,因為覺得是在家教學,所以除了閱讀以外,我也想同時保持我小孩其他科目的能力,所以反而成效不佳。其實,如果當時我只強調我兒子閱讀能 力的提升,可能對我兒子的幫助會更大。教了一年後,我覺得很累,第二年,我便把他送回學校就讀,而且我讓他降了一個年級。但是因為同年齡的小孩都順利的升 上下一個年級,我兒子以前班上的同學都會好奇的問我兒子,為何要重讀一年,搞得我兒子非常疑惑,也有點失去自信心。

Q: 那時你怎麼辦?
A: 那 時我和我先生一再的用信仰的觀點來鼓勵他,並告訴他,他是神所創造獨特的個體,是神的寶貝,因為他很特別,所以我們必須對他做特別的安排,因此他會和別人 不一樣,才避免他有自卑的感覺。更值得高興的是,神的愛和教會人的愛心,免去我兒子那些不必要的不適感,目前我兒子最喜歡參加的活動,是教會的青少年聚 會。

Q: 你剛剛提到,做父母的學到更多,你可不可舉例說明?
A: 我學到欣賞,體會孩子的優點,例如在家教學的那段日子,我難免還是會比較小孩間的差異,會以學習方面的能力來評估他,所以我會覺得失望,有時也會失去耐心。其實,後來我深入觀察,我老大是學習較慢,但他在其它方面卻有些驚人 甚至超人的能力是我以前所沒有發現的,例如他的記性特好,他可以記得每個人的生日,記得每個看過的人的樣子。還有他的畫畫能力也相當好,對人非常的友善‧‧‧等,這些都是我以前所沒發現而忽略的。

我 學到要讓小孩知道他要做什麼,我覺得目前華人父母普遍還是抱著唯有讀書高的觀念,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學校,讀最熱門的科系。這個觀念就某方面而言 是沒錯,但很多孩子名校畢業後,還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在哪?為什麼要從事目前的工作?特別是我在看見我周遭很多年紀較長的朋友,他們的小孩真的從一些名 校畢業,找到不錯的工作後,每天下班後也不太知道要做什麼,只是打打電動,真的很是可惜。

Q: 請問你給其他父母的建議?
A: 當孩子有特殊需要時, 要常與學校老師聯絡. 問問孩子的學習近況, 這樣可以獲得一些有用的資訊.因為,在公立學校系統中, 若不為孩子主動爭取一些資源, 很多老師是不會在乎的. 而且,加州政府削減很多教育經費, 學校內可用的資源愈來愈有限. 並且, 學校外也有很多私營的特殊教育機構, 也要多多利用. 但最重要的是, 建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這會影響他的一生. 我 覺得我們做父母的是不可能一輩子都跟著和保護我們的下一代,真正能做的應該是讓他們從小接觸一個正確的信仰,來教導他們有正確和是非善惡判斷的能力。尤其 現在的教育系統,有點偏離正軌,校園充滿毒品誘惑和不正確的交友及性關係。就像最近已經有大學校園開始通過學校宿舍可以允許男女同住一室的規定,這真的是 很可怕的事。所以如果沒有一個很正確的觀念來引導和教養我們的小孩,我們的下一代真的會很容易被社會的潮流所影響,到時候我們做父母的看到小孩有偏差的行 為,也可能無能為力了。

還 有,我們中國人雖然常常說,行行出狀元和天生我才必有所用,但我們大多還是太過強調小孩的成就。前幾天我看到電台在訪問一個很成功的家長,大家都稱讚她不 僅自己很優秀,而且還教出很成功的小孩,目前她已出書來分享她的教兒經驗。但從我的觀點看來,我真的認為,他的教兒經驗是會教出一個很典型成功的孩子,但 比較無法教出一個富有創造力的孩子。因爲華人父母教養小孩的方式,比較傾向在執行一個既定的時間表,是在一個固定的框架中教養小孩,所以如果我們父母不改 變自己較為陳舊的教育觀念,還一味的以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或只憑藉一兩本書的經驗分享,強行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而忽略自己小孩的特質和能力,是絕對無法 培養出一個據有創造力的孩子,而且最後還可能會懷疑為何別人能,我們不能,更可悲的時候,還有可能會破壞親子之間的感情。


Q:請問你覺得應該如何做呢?
A: 其實像我這樣的個案,這條路走來是特別辛苦。我覺得我的心路過程可分為,從認知→ 接納→進而開發孩童的潛能,這些步驟是相當艱辛的,而且絕不是一天就可改變做到的,並且每天還常常重覆經歷這些階段。你別看特教班的老師各個都那麼有愛 心,但他們面對的是別人的小孩,而且一天只是數個小時而已,但我們做父母的,這種親緣關係可是一輩子的。我必須承認,我的信仰是我在走這條路上,給我最大 的依靠。我不是說你沒有信仰就走不下去,而是你要花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資源才能和我一樣。我的信仰強調,每個人都是用神的形象所創造的,每個人都有從神哪 裡來的美善,和價值。因為有這樣的觀念,幫助我從“認知階段”很快的提升到“ 接納”階段,更進一步的開始我的“挖寶行動”(開發孩童的潛能),我喜歡用“挖寶”來形容,因為你真的靜下心來,細心觀察時,你不難發現你小孩存在的美善 價值,就像我前頭所提及我兒子的一些超能力,進而你會改變自己,學習感謝。你的小孩也會因此感到自己是被愛、被寶貝的,隨後其他潛能也都會被激發出來。


其實說來相當容易,但做起來並不是那麼簡單,每天我都還在學習改變中。因為我在教養小孩時,並不是凡事順心的,每當我遇到小孩學習上瓶頸,怎麼教都教 不會時,或是我自己失去耐心時,我就會深呼吸並禱告,然後用以上的信念來提醒我自己,提醒自己應調整自己的眼光和步伐,很感謝,這些方法在我身上都奏效, 所以我不會在學習中去傷害小孩的自尊。將來長大遇到更難、更複雜的問題 時怎麼辦。更悲觀的父母會一直想下去,而且愈想愈急、愈想愈生氣,甚至會造成夫妻關係緊張,進而彼此責怪對方,埋怨彼此當初如果沒有怎樣就不會怎樣‧‧‧ 等,這些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

我很感謝我和我先生都有這方面的認知,所以我大兒子的每一個特殊教育班

的老師都稱讚我兒子很快樂、態度很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是個很認真、負責任的孩子。其實我認為,一個人的情緒健康(EQ)是比IQ重要許多,我聽到很多人從小表現優秀,但到了成年後, 挫折容忍力很低, 因為從小很少失敗, 長大一遇到挫折, 就受不了, 甚至到了憂鬱自殺的的步.

再者,我要奉勸家長,如果你像我一樣,發現自己的小孩有問題,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真實的面對問題,盡快的找專家幫忙,不要逃避,常常關心並且參與小孩的學習。

Q: 會有人選擇逃避嗎?
A: 當然有啊,而且我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很多父母都說,我自己小時候還不也是笨笨的嘛,後來長大就忽然開竅了,所以長大就會好,並不相信美國這套評估系統。而有的父母也只全靠學校給的一點點資訊,並不願意針對問題, 再尋找更多的, 學校以外的幫助。其實,因爲找專家的確很花錢、很貴。但我奉勸各位,不要怕花錢,因爲小孩重要的學習時間一旦過了,就來不及了。一旦錯失黃金學習時間,想再幫助他們, 是事倍功半。

Q: 謝謝你接受我們的訪問。
A: 這些都是我個人的經驗分享,如果你小孩有問題,其實華人特殊之友會裡有更多的專家和父母都可和你分享他們寶貴的經驗,你也可以至自己所在學區(特殊教育部門)去詢問和要求幫助。